2025 年 3 月 8 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 “部长通道” 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此回应了媒体记者关心的环境质量改善成效、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关系等热点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到,近年来公众明显感受到身边环境越来越好,询问去年环保成绩单及对这些成效的看法。黄润秋展示了两块来自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仪的滤膜,一块取自 2015 年,因吸附大量 PM2.5 呈灰黑色,当年北京 PM2.5 年均浓度为 80.6 微克 / 立方米,重度污染天达 46 天;另一块是去年的,呈灰白色,去年北京 PM2.5 年均浓度降至 30.5 微克 / 立方米,重污染天仅一天。十年间,北京 PM2.5 浓度降幅达 62%,天空从 APEC 蓝、阅兵蓝、冬奥蓝,逐渐让北京蓝成为常态。不过,黄润秋也指出当天北京存在轻度污染,提醒污染防治攻坚战仍需持续推进。
谈及全国生态环境形势,黄润秋表示过去十年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变化。去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呈现 “下 30”“跨 90” 特征。“下 30” 指全国 PM2.5 平均浓度降至 30 微克 / 立方米以下,达 29.3 微克 / 立方米,除 2022 年疫情期间外,首次实现这一目标,且大幅超额完成 “十四五” 计划中 PM2.5 浓度下降 10% 的目标,累计降幅达 16.3%。“跨 90” 是指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突破 90%,达 90.4%,虽然同比仅增长 1 个百分点,但在高位增长实属不易,长江连续五年、黄河连续三年干流水质达 Ⅱ 类及以上。
黄润秋认为,取得这些成效关键在于人的努力。以北京为例,PM2.5 浓度显著下降创造了奇迹。去年,生态环境部调整 PM2.5 浓度发布规则至小数点后一位,以精准反映各地治理成效,这体现为 “三个减排”:
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山东国际传播中心记者提问,如何理解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关系,以及生态环境部开展了哪些工作。黄润秋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融合、支撑和成就的关系,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环境质量却持续改善,体现了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成果。2023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这一关系,用高水平保护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落实这一要求,生态环境部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黄润秋表示,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锚定 “美丽中国” 建设目标,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倒逼作用,建立高水平保护体系,让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18560238118
电话:18560238118
邮箱:yuanheyuanming@163.com
地址:山东省章丘区明水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