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汾市政府印发《临汾市细颗粒物(PM2.5)三年达标攻坚方案(2025—2027年)》。文件提出,到2025年,临汾市区PM2.5年均浓度达到39微克/立方米以下。
临汾市出台的《PM2.5三年达标攻坚方案(2025—2027年)》对当地能源企业烟气排放具有明确的政策约束和技术升级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排放标准趋严,倒逼技术升级
超低排放改造:煤炭、钢铁、焦化等传统能源企业需加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强化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效率,确保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新标准(如SO₂≤35mg/m³、NOx≤50mg/m³、颗粒物≤10mg/m³)。
工艺优化:推动干熄焦、煤气精脱硫等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减少无组织排放;火电企业需探索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降低单位能耗排放。
2. 能源结构调整,推动清洁替代
煤炭消费控制:政策可能划定禁燃区或限制新增燃煤项目,倒逼企业转向天然气、生物质能等清洁燃料,或通过余热回收、绿电采购降低化石能源依赖。
新能源配套:鼓励企业自建分布式光伏、储能设施,支持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改造,逐步形成“煤改气”“煤改电”的低碳转型路径。
3. 监管强化与精准治理
在线监测联网:企业需全面安装CEMS(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实时上传数据至环保平台,接受动态监管;对数据异常或超标行为将面临罚款、限产甚至关停。
分季节差异化管控:秋冬季重污染期间可能要求焦化、铸造等高排放行业实施错峰生产,夏季强化臭氧前体物(VOCs、NOx)协同减排。
4. 协同治理与责任落实
区域联防联控:企业需配合跨区域大气污染应急联动机制,如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治理框架下的统一行动。
环保主体责任:政策将强化“一企一策”治理要求,企业需制定减排台账,明确改造时间表,政府或通过环保绩效分级(如A级企业可豁免限产)激励先进。
5. 技术创新与资金支持
技术扶持:政府可能提供清洁生产改造补贴、环保设备税收优惠,或引入第三方治污模式(如合同能源管理)。
淘汰落后产能:长期不达标、能效水平低的小型燃煤锅炉、焦炉等设备将面临强制淘汰,推动行业整合。
资料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18560238118
电话:18560238118
邮箱:yuanheyuanming@163.com
地址:山东省章丘区明水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