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一带一路”绿色低碳专家网络对话会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合作伙伴交流会在京召开。
会议期间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行动》《中国和“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的能源低碳转型合作》《中国海外能源项目转型发展的减排贡献》《“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陆上风电项目绿色发展指南》《“一带一路”框架下非洲主要国家可再生能源投资机遇与挑战》《加速印尼能源转型:中国的关键角色》《金融机构“一带一路”利益相关者参与手册》等多份研究报告成果。相关报告分享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和成效,识别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与潜力,为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绿色“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合作提供有益参考。
《中国和 “一带一路” 重点国家的能源低碳转型合作》的公布,为环保企业带来诸多利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拓展机遇
海外市场需求增长:“一带一路” 重点国家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对各类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存在巨大需求。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致力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淘汰煤电,需要大量的清洁能源技术支持以及环境污染治理解决方案.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能源低碳转型涉及到众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建设、智能电网的改造与升级、能源储存设施的建设等。这为环保企业提供了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拓展了业务范围。以光伏电站建设为例,从电站的设计、施工到设备供应与安装,再到后期的运维管理,都有环保企业的参与空间.
技术合作与创新
与国际先进技术交流合作:合作促使环保企业有更多机会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及其他国际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外企业合作研发高性能电池技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升级.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环保企业可以将国内成熟的环保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向 “一带一路” 市场,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对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技术的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比如,将国内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于水资源短缺的 “一带一路” 国家,帮助其解决水污染和水资源利用问题.
政策支持与保障
国内政策鼓励: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包括对环保产业的扶持政策。如在资金支持方面,提供专项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和成本;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出口退税、减免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国际合作机制保障:通过与 “一带一路” 重点国家建立的合作机制,为环保企业创造了更加稳定、透明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如签订的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了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信心.
产业协同发展
促进环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能源低碳转型合作涉及多个领域和环节,促使环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集群和协同创新效应。例如,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企业、能源储存系统供应商、智能电网技术企业、环保工程服务企业等可以携手合作,共同参与海外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源低碳转型还将带动与之相关的金融、咨询、法律等服务业的发展,为环保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支持。如金融机构为环保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创新服务,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项目规划、风险评估等专业咨询服务,法律机构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合规保障等.
品牌建设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参与 “一带一路” 能源低碳转型合作,使环保企业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身的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在海外成功实施的环保项目,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行业标准制定:随着中国环保企业在 “一带一路” 合作中的不断深入和技术优势的积累,有机会参与或主导相关领域的国际行业标准制定。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环保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能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18560238118
电话:18560238118
邮箱:yuanheyuanming@163.com
地址:山东省章丘区明水经济开发区